经典案例

日本网友之问:韩国国旗上的八卦从何而来?

日本网友的疑问,其实揭开了一段东亚文化交流的隐秘历史。韩国国旗上的太极四卦并非偶然出现,而是 19 世纪末东亚局势与文化交融的产物。

1882 年,朝鲜王朝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。这一年,朝鲜使臣朴泳孝奉命出使日本,临行前他接到国王高宗的授权,可自行设计国旗。在前往日本的 “明治丸” 号轮船上,朴泳孝与英国驻朝领事阿须敦、船长杰姆士商议后,最终确立了太极旗的样式:以青红两色太极图为中心,四角配以乾、坤、坎、离四卦,白底象征纯洁与和平。这一设计的诞生,离不开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,更与清朝外交官的建议息息相关。

日本网友之问:韩国国旗上的八卦从何而来?zoty中欧,zoty中欧官网,zoty中欧体育,zoty中欧官方网站,zoty.com

早在 1880 年,清朝驻日使馆参赞黄遵宪就在《朝鲜策略》中建议朝鲜 “袭用中国龙旗为全国徽帜”,李鸿章也对此表示赞同。1882 年 5 月,在协助朝鲜与美国签订条约时,清朝官员马建忠发现朝鲜设计的无卦太极旗 “似与日本相混”,遂提议 “仍用白底,中用太极图,外周用八卦,则恰合八道之数”。这一建议虽未被立刻采纳,却为后来的设计埋下伏笔。朴泳孝简化八卦为四卦的选择,既保留了《周易》的宇宙观,又兼顾了英国船长提出的 “简明易识” 原则 —— 复杂的八卦图案在远距离识别时确有不便,而乾、坤、坎、离四卦分属天地水火,恰好构成东亚传统哲学中宇宙的基本元素体系。

太极旗中的文化符号有着清晰的源流。八卦源自中国上古的《周易》,早在汉代就通过儒学东传进入朝鲜半岛。庆州雁鸭池出土的新罗时期铜镜,背面便铸有八卦与四神纹饰,镜缘铭文 “八卦分明,天地相成” 印证了当时半岛对八卦宇宙观的接纳。高丽王朝时期,王宫建筑更严格依照八卦方位布局,昌德宫庆会楼的选址便暗合 “负阴抱阳” 的理念。这种文化浸润使得当朝鲜需要设计国旗时,太极八卦成为自然的选择。

不过韩国国旗对传统符号进行了本土化改造。中国太极图多为黑白两色,象征阴阳消长;韩国则改为红蓝配色,红色代表阳刚与希望,蓝色象征阴柔与和谐,更强调主动的创造精神。中国太极图的阴阳鱼有 “鱼眼”,寓意阴阳互含;韩国太极虽无鱼眼,却通过青红两色的流动曲线表现阴阳相生。四卦的排列也暗藏巧思:乾卦居左上象征天与仁,坤卦在右下代表地与义,坎卦处右上喻示水与智,离卦位左下象征火与礼,将儒家伦理与自然哲学融为一体。这种改造不是割裂传统,而是在文化传承中注入民族理解 —— 正如韩国学者所言,白色旗面不仅呼应 “白衣民族” 的服饰传统,更象征国土与民族的纯洁。

日本网友的疑问,本质上触及了东亚文化圈的共享基因。从安阳殷墟的甲骨裂纹到首尔的太极旗,从京都茶室的卦象布局到河内文庙的八卦纹饰,八卦如同一条隐形丝线,将东亚各民族的文化记忆串联起来。这种共享并非谁 “占有” 谁的文化,而是文明对话的自然结果。高丽检校太尉许载墓中 12 世纪的太极石刻,与中国宋代形成的阴阳鱼太极图,展现的正是文化符号在传播中的共鸣。当朴泳孝在 “明治丸” 号上确定国旗样式时,或许并未意识到这面旗帜将成为东亚文化交融的活化石 —— 它既承载着《周易》的古老智慧,也凝结着朝鲜半岛的自主选择,更记录着 19 世纪末东亚各国在动荡中的文化自觉。

如今,太极旗已成为韩国的国家象征,但其设计中的文化脉络依然清晰可辨。1948 年大韩民国成立后,太极旗的规格被进一步规范,1949 年教育部正式公布其为国旗,2007 年《国旗法》的颁布更让这一文化符号有了法律保障。理解这面旗帜的故事,不仅能解答日本网友的疑惑,更能让我们看见:文化的生命力不在于独占,而在于在传承中创新,在共享中绽放。正如太极图所昭示的阴阳和谐之道,文明的对话从来都是相互成就的过程。

发表评论